近代台山人出洋途径有许多,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亲属关系
1850年,澳洲发现金矿,在澳洲的中国人很快便写信通过水手将消息传到家乡去。1853年有很多华工参加矿工的行列。1854年,维州埠华族人口只有2340人,1857年上升到25424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全维州人口从8万上升到54万人。
台山雷亚妹(译音LouisAhMouy),1851年从新加坡被卖往澳洲,当他成为一个成功的矿工后,便写信给在台山的乡亲。结果,成千的四邑人去到维州矿区。有台山雷姓在Bendigc埠,台山刘姓(刘光明)在BALLARAT埠之说。现两姓后人多在墨雨本埠。
又如新加坡的老郑街(原名水仙门)来由,也给人启示。广海大洋村郑章广,于光绪六年(1880)往新加坡从事车衣业,因业务的兴盛,他的两个兄弟章庆、章盛也随后到埠从业。后来又分别开了洋服店,不到十年,兄弟先后回乡置田立宅,村人无不羡慕和响往。因此,郑姓人以宗族至新关系,纷纷随他们到新加坡从来车衣服装业。到民国初年,郑姓人在水仙门开办的洋服车衣店,竟有七八十家,每家车衣工有八九人,而且大多数姓郑的,加上他们的家眷,在水仙门姓郑的成千人,所以称水仙门为“老乡街”。现在已传到第五代,虽然经过第二次界大战的影响,但郑姓后嗣留在新加坡的,据调查仍有1500人以上。
二、被卖或自卖当“猪仔”
《赤溪县志》载:吴丁良等9人都是在社会动乱中,生活逼迫而自愿为猪仔这类人都是被“猪仔头”诱拐而去的,处境最坏,形如办犯,监禁在底食,日则并肩迭膝而坐,夜则交股架足而眠,称之为“海上浮动地狱”,毫无安全感。例如1858年秋,法国“圣诞罗“号轮船,由香港满载华工300人前往秘鲁,途经路易珊群岛的罗色触礁,11名欧籍水手驾小艇脱逃。300华工迫上荒岛,被土人每天生劏10多名为肉食,形成“南太平洋上的三百冤魂”的惨剧(摘自刘渭平著澳洲《海外风》)。又如1859年10月由澳门开往古巴的“弗洛拉.坦普雨”号,中途遇暴风触礁而沉,船长水手乘小艇逃生。全船850名华工全部死亡(《岭南文史》1984年1期)。倘若在船上染病,并无医药治理,往往推下海了事。广海夹水村刘希荣便是这样葬身鱼腹的。
三、其他
尚有通过家庭团聚和宗教、留学、劳工婚姻等途径移民。掳1978——1989年不完全统计,我县移居海外的有70000多人。港澳的7600人。
四、出洋口岸
我邑海岸线长,出海方便。掳调查以前出洋品岸,有广海、田头、铜鼓、赤溪、牛尾山、三峡海、山咀等地。因有土客的社会关系和交通之便,邑人从广海出洋较多。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