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腿脚不方便,无法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建有工作坊,妇女们可以坐在一起打蚝绳,既方便,又有收入。”今年62岁的赤溪镇护岭村村民蓝国媚说,每天空闲之时,她便来到村里新建的蚝绳工作坊,跟同村的妇女一起劳动。
蚝绳工作坊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现场进行了解。
村民增收的新点子
护岭村是赤溪镇的临海村,水产养殖业较发达。在村里的妇女主动承担了水产养殖相关设备的手工工作,蚝绳加工就是其中之一。
蚝绳是蚝苗的养殖工具,用塑料绳子打结后,串起一堆石头块吊在棚架上、垂入海水中,蚝苗便会依附在这些石头块上生长。蚝绳需要加工打结才能下水,绳子需要多长,绳结之间的间隔多大,绳结应该怎么打才能满足大小适中、较为稳固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蚝苗的生长。随着生蚝养殖业的发展,蚝绳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赤溪镇的村民,特别是在家的妇女,主动参与蚝绳的加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在家的老人、妇女可以通过加工蚝绳赚钱。加工打蚝绳是熟练活,干得多了速度自然就快。工资每日结算,多劳多得,打的蚝绳越多,收入就越高。妇女一天可以赚一两百元,熟练的快手一天甚至可以赚三百元。村民利用空闲时间加工蚝绳,可以增加家庭收入。”护岭村党总支副书记黄建英说道。
强村富民的新方法
“这个地方是我自己家的宅基地,面积约有160平方米,一直闲置着。镇党委、村党总支找到我,一起商量如何让这块空地发挥作用。建立蚝绳工作坊,可以让在村里加工蚝绳的妇女有个遮阳挡雨的好地方。”护岭村村民钟伟庭在村里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村里提出成立蚝绳工作坊时,他第一时间同意了。
今年7月,赤溪镇党委统筹规划、建设、施工,历时近一个月,蚝绳工作坊于8月成立并投入使用。原本的空地建起了一个凉亭,村里的妇女们有工作了,就会来到这里,架起架子熟练地加工蚝绳。
随着蚝绳工作坊的建成,护岭村党总支也迅速行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参与产业发展,采取“企业+家庭作坊”的惠民富民模式,鼓励周边企业以较高价格收购工作坊加工的蚝绳,推动村民创业创收。同时,党员干部带头“敲门式”走访,通过引导村民参与蚝绳加工,强化党建引领致富“指挥棒”作用,把村中的闲置劳动力盘活起来,构建“抓党建促产业、抓产业强党建”的“双抓模式”。据统计,随着蚝绳工作坊的建立,已推动村中68户近250名村民通过加工蚝绳增收,每天每户可以增收150-300元,月均收入达到3000元/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