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员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身边,理论宣讲才能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村党支部书记与农民群众距离最近、交往交流最频繁,是村情民意的“明白人”,也是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中的当然一员。当好让党的声音最接地气的“理论快递员”,村党支部书记就要不断增强基层理论宣讲的“眼力见儿”,让群众在理论宣讲“思政课”中“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站稳人民立场,从群众需求中瞄准“讲什么”。站稳人民立场是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宣讲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深入群众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首讲者”,可以紧扣群众所需、所感、所盼来确定宣讲内容。从“米袋子”“菜篮子”到国家粮食安全、“肉盘子”“钱袋子”到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新农合”“减免税”到党的惠民政策,件件桩桩的大事、好事、实事要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融进、住进”群众心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围绕其关注点、兴奋点,精选一批短、实、新的“微话题”,采取“点单式”“供需对接式”方法让群众愿听、想听、爱听,将群众最 需要的知识送到身边,将群众的疑惑解答在家门前。讲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帮助群众算好在党的惠民政策下的“家庭收入账”,引导群众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捕捉群众目光,从群众回应中推敲“怎么讲”。学看“微表情”、读懂“微目光”、观察“微动作”,是村党支部书记上好基层理论宣讲课的基本功,基层理论宣讲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话语方式,注重宣讲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应该充分发挥会说乡土话的语言优势、综合协调的组织优势、了解村情村规的比较优势,用“乡音乡语”“吹拉弹唱”等“十八般武艺”,把枯燥拗口的理论语言变为带有烟火气息的“本地事”。突出基层理论宣讲大众化,以平常话、贴心话、身边事为特征传播理论,形成记忆简单、口口相传的宣讲效应,让高冷的理论穿上朴实和蔼的“外衣”,使宣讲内容更可亲可感、家喻户晓。巧妙运用介入式、嵌入式等宣讲方法,把要讲的话和群众想听的话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建立宣讲信任,引导群众在板凳上听“小故事”悟“大道理”,激起群众的心灵共振。激活传统宣讲手段,把固定场所延伸出“多元化”传播阵地,把理论课搬到田间地头、广场庭院等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依托网络优势,实现“屏对屏”微宣讲,增强理论宣讲覆盖面。
细听群众唠嗑,从群众家常中思考“怎么解”。基层有基层的情况,群众有群众的生活。基层理论宣讲需要发挥好干部群众与党的创新理论情感认同的媒介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是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导体”,更应主动参与“庭院夜话”,在促进党和人民情感双向奔赴中,把群众的每句“掏心话”都放在心坎里,从群众唠家常中了解其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惠民政策理解中的误区、未来产业发展的规划,在掌握“一手资料”后再思考、再提炼,才能把理论讲“活”、讲“薄”、讲“透”,实现基层理论宣讲与群众“同频共振”。同时,村党支部书记还要具备宣讲辨别力,不曲意迎合,不被个别问题围猎,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事实、数据结合起来,多用对话性的说理语言,以接地气的“真道理”、清晰周密的“严逻辑”、解决问题的“好思路”、昂扬奋进的“鼓劲话”服人,让群众通过基层理论宣讲感受到真理的甘甜。当真理被越来越多群众学会并运用其中的道理付诸实践,理论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